进入2023年以后,由于新冠疫情影响渐小,中国外交活动也迎来热潮。就在最近,法国总统马克龙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、西班牙首相、日本外长、新加坡总理、马来西亚总理等外国政要先后出访了中国,之后,欧盟外长博雷利、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也宣布了自己的访华时间。值得关注的是,马克龙刚走,中国人民的老朋友——巴西总统卢拉来了,这已经是他第五次出访中国。
巴西总统卢拉第五次出访中国
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是,一方面,目前美国依然是全球“一超独霸”,而且中美关系明显不好,但是,好像越来越多国家不看美国的脸色,转而寻求和中国进行交往,甚至包括美国的盟友国家。
另一方面,俄乌冲突爆发之后,俄罗斯陷入了困境,连带中国的压力也很大,按道理美国“风头正劲”,而中俄处境困难,但恰恰在这样的时候,中国的朋友圈却进一步扩大了。
就在最近,马克龙总统马克龙刚刚访问了中国,中法两国还发表了联合声明,合作明显提升了。比如说,中国从法国空客采购了约1500亿人民币的160架客机,与此同时,法国也向中国订购了210亿的16艘集装箱运输船。同时,中法的液化天然气项目交易,首次采用人民币结算。
可以说,法国打响了欧洲使用人民币结算的“第一枪”,所谓有一就有二,此举不仅仅是“象征意义”。
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
而马克龙前脚刚走,此前因为感染肺炎而推迟访华的巴西总统卢拉,随后就来到了中国。需要指出的是,就在卢拉访华前夕,中巴两国已经达成了20项协议,巴西方面承诺,中巴两国的贸易可以使用“本币结算”。
也就是说,两国在双边贸易中,可以选择使用中巴两国货币结算,而减少对第三方货币美元的依赖。这样的举动,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的“去美元化”趋势,都是一个积极现象。
此外,卢拉是巴西总统,而巴西是南美最大的国家,巴西在南美拥有相当的影响力,中巴贸易选择本币结算,或为其他南美国家“做出示范”,相信随着卢拉成功访华,南美各国可能会出现“排队”来中国的现象。
值得关注的是,就在美国拉拢日本、荷兰,企图在半导体领域打压中国之际,卢拉的首席外交顾问阿莫林披露,卢拉此行,将争取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和投资,以协助巴西发展该产业。此前,美国已经对巴方发出过威胁,如果巴西与中国微电子产品生产有关联,巴西希望生产半导体的计划,可能受影响。
卢拉再次访华,将令中巴合作进一步提升
对此,阿莫林表示,巴西也可以与美国合作,但如果中国提出的条件更好,那我们为什么要拒绝?当被问及“美国不鼓励与中国进行技术交易”时,阿莫林直言,“我们不害怕大灰狼”。他表示,巴西反对美国绑架其与他国进行贸易。
中国掀起的外交热潮说明,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,绝大部分国家都愿意同中国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,只有极少数国家,是铁了心的要反华。
面对全球各国纷纷排队“进京”的行为,美国其实是比较焦虑的,因为到现在为止,开年已经4个多月了,美国还是没能成功安排高层访华,中美在德国慕安会上举行过高层会晤后,双方高层交流基本上就被叫停了,倒不是美国不愿谈,恰恰相反,是中国“不接茬”。
眼见他国政要排队访华,美国有些焦虑
因为在“气球事件”,台湾和南海问题上,美方一直在挑战中国国家利益,中美之间对话的氛围,完全被美国给破坏了。最近,美方还在对外不断放风,一边称商务部长雷蒙多“有望访华”;一边表示“布林肯访华”不会改变,双方仍在接触中。
但是,美方最近公布布林肯将出访越南和日本,围着中国飞,但仍来不了中国。如今,白宫最为焦虑的是,眼看2024年选战就要开打了,美国需要中国提供各种帮助,比如说买债券,比如说帮助美国降低通胀等等,但现在中国根本不搭理,反而与其他国家打得火热,怎么能让美国“不焦急”?
(编辑:大财团)